亚洲最大钻石矿藏-山东蒙山
一个裸露的天然矿坑,呈圆锥形,深约300米,自上而下五道螺旋圈盘旋而上,从坑口往下望,有一种眩晕的感觉。这个矿坑就是“七〇一”钻石矿胜利一号岩管,自1972年开始开采,历经28年风雨,见证了中国钻石矿发展的历程。
沿着这个矿坑,本报记者开始了此次“钻石之旅”,走进了蒙阴神秘的“七〇一”钻石矿,探秘深藏蒙山深处的钻石矿发展历程。昨天开矿项目获毛泽东圈阅
“因为钻石不含磁性,所以找矿很难,必须先找到伴生矿。” “七〇一”矿现任矿长张玉玲说,当时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勘察院(原山东省地矿局八0九队)主要在郯城803矿周围找,找了好久都没有结果,直到1965年8月24日,地质队员在蒙阴县联城乡一个小河沟中,找到了伴生矿物——石榴子石,估计离原生矿不远了。果然,不久便在蒙阴县城西15公里处的蒙山脚下找到了“露头”的红旗一号岩脉,中国第一个原生矿就此诞生了。
对于我国第一个原生钻石矿的发现,国家极为重视。1966年8月开始建设第一期工程,对红旗一号进行开采。建设过程中,发现了胜利1号岩管。二期工程主要露天开采胜利1号岩管,该工程于1972年1月破土动工,其被列为毛主席亲自圈阅的“全国1975年170个重点保投产项目”。
为确保按时投产,“七〇一”矿二期工程会战指挥部组织二期工程大会战。1975年11月矿山工程基本建成,12月选厂带负荷联动试车成功,选出了金刚石产品。今天钻石产量亚洲排第一
“截至目前,‘七〇一’矿已生产了180多万克拉钻石,探明储量457万克拉,远景储量2000多万克拉。其总储量和总产量属亚洲最大、中国唯一,为中国的金刚石产业作出了贡献”。 张玉玲说,“七〇一”矿是中国第一个探明的、第一个开采的,也是目前唯一正在生产的钻石矿。
现在,“七〇一”矿下设年产金刚石10万克拉,主营天然金刚石采选、加工、销售的蒙阴戴蒙金刚石有限公司;主营钻石加工、销售的蒙阴蒙山钻石有限公司;主营各种规格钢球、衬板,螺旋机叶片及其它矿山配件加工制作的建材“七〇一”矿机械修配厂。
生产过程中,“七〇一”矿产出了多颗国内知名的大钻石。其中最有名的当属1983年11月14日发现的、重119.01克拉的蒙山1号钻石,2006年5月27日发现的蒙山5号钻石,重101.469克拉。这两颗钻石现均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银行。
目前,“七〇一”矿生产的钻石主要是出口国外。其次,自己加工销售,拉长产业链条。明天钻石旅游公园呼之欲出
俗话说,“靠山吃山” ,“靠钻石也得吃钻石”。守着这么一座神秘而又富裕的钻石矿,沂蒙人民已开始从旅游入手,建设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。
据介绍,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是2005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评审批准的28家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,也是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矿山公园,同时又是中国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金伯利园区,其金伯利岩开采矿坑遗址,具有很高的生态、历史、科普和文化价值,具有旅游开发的垄断优势。
根据规划,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拟建设综合服务区、钻石博览区、矿坑探秘区等十大区域。公园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,总投资 3.6亿元。
“我们将利用丰富的钻石资源,打造相关旅游产品、开发配套旅游商品。”蒙阴县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管委会的有关负责人说。
本文来源于大众网-齐鲁晚报